对于习惯于听到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频频传来噩耗的中国球迷来说,U16国少在呼和浩特四国赛上夺冠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特别是在2比1力克沙特、5比2大胜澳大利亚的两场比赛中,U16国少所展现出的精彩表现,堪称近年来中国足球国字号球队少有的经典之战。这支U16国少带来的惊喜,不仅仅源于赢得比赛和夺得冠军,更因为他们的阵容构成彰显了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的积极变化,预示着近年来以校园足球为代表的体教结合模式,青训体系开始见到成效。
这一变化的端倪,可以追溯到5月13日中国足协公布的U16国少38人集训名单。这份名单与以往的U16国少集训名单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输送单位种类最多、属性最为多元化。这38名球员来自18家不同的输送单位,涵盖了中超俱乐部、省级足协以及国内专业青训机构。中超俱乐部包括山东泰山(7人)、武汉三镇(3人)、上海海港(1人)、上海申花(2人)、梅州客家(1人)、成都蓉城(1人)和北京国安(1人),共输送16人;来自河南省足协和江苏省足协的2人,此外,恒大足校、湖北足协星辉青训学院以及深圳2028俱乐部分别输送了5人、6人和1人。中超俱乐部、地方足协、专业青训机构输送了31名球员,而另外7名球员则来自别具一格的来源。
这7名球员中,有3人来自3家海外俱乐部,分别是富恩拉夫拉达足球俱乐部、达姆足球俱乐部和横滨水手足球俱乐部,每家俱乐部各有1名球员;另外4名球员则来自普通中学,包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人)、重庆市第八中学(1人)、北京一零一中学(1人)。这3家海外俱乐部的存在,意味着中国U16年龄段的球员已经开启了留洋之路;而这3所普通中学则表明,校园足球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并为中国足球输送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人才。这些普通中学虽然都为重点中学或足球重点学校,但本质上仍属于综合类普通中学,并非足校。普通中学的学生能够晋升国家队,意味着过去仅由职业俱乐部及青训机构培养的历史正在发生改变,学校足球和社会足球的资源开始回馈青少年国家队。
然而,这仅仅是一次集训大名单而已。来自普通中学的球员在U16国少的正式比赛名单中占有怎样的位置呢?我们来看看这次集训结束后,中国足协公布的参加呼和浩特四国赛的U16国少25人名单。最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后卫南子勋和重庆第八中学的谭渝锦成功入选。在U16国少历史性地大比分战胜澳大利亚的比赛中,这两名来自普通中学的球员不仅顺利登场,而且表现不凡。这表明,他们与来自职业俱乐部梯队以及专业青训机构的队友在实力上并没有差距,并未因身份而获得“照顾”。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四国赛中表现出色的U16国少前锋谢晋,效力于富恩拉夫拉达俱乐部,且同样来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在留洋前,他也未曾接受过职业俱乐部梯队的训练,他和南子勋、谭渝锦一样,都是从校园足球起步的少年国脚。而在同期组建的U14国少中,有5名球员是媒体人董路培养的“中国足球小将”输送的。
展开全文
尽管在成年国家队和职业联赛层面,中国足球由于金元泡沫破裂而深陷低谷,世预赛18强赛出线希望渺茫,U20国青、U17国少未能如愿重返世青赛和世少赛,各级职业俱乐部生存艰难,足球腐败现象也让人痛心,但在“从娃娃抓起”和社会足球普及的领域,近几年来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丰富了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民间力量的崛起也催生了“村超”和“苏超”的火爆现象。中国足球正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局面,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足球的未来充满希望呢?或许可以用三个短句来形容当前的中国足球:不堪回首,惭愧当下,憧憬未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未来”充满憧憬,但并不意味着前方的道路会一帆风顺。中国的“娃娃”走向国家队并不容易,而坚持更为艰难。如今的“村超”似乎有些昙花一现,而“苏超”是否能成为一种趋势,也难下定论。如今,各年龄段国家队的主帅大多为外籍教练,这表明开放与学习是中国足球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经之路。U16国少在四国赛上的夺冠,令日本籍主帅浮嶋敏一夜成名,令人不禁想起当年同胞上村健一的辉煌。上村健一曾是U17国少主帅,因球队内耗而黯然离职,虽然他曾一度如日中天,但可见,改革与突破总是比守旧更难。就像一场足球比赛,虽然梦幻开局预示着无限可能,但最终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